目錄
Toggle文章目錄
當你決定踏入股市,想要開始投資股票時,這篇股票新手入門指南會是你了解股市的第一步。從基礎概念到操作步驟一步步學習,讓你能夠買進第一支股票,並逐步掌握投資的核心要領。
股票是什麼?
股票,其實是企業為了籌集資金,將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權以證券的形式發行給大眾的方式。簡單來說,股票就是企業的所有權證明。
為何公司要發行股票呢?通常是因為資金需求。當公司需要擴大經營規模時,往往會選擇發行股票來募集資金,而不是從銀行借錢。這樣,公司能夠避免負擔利息支出,並且可以將資金用於擴張或其他營運活動。如果你購買了這家公司的股票,你則成為了公司的股東,擁有相對的投票權與企業獲利的分享權。
股票怎麼盈利?
成為一家公司股東後,你能夠獲得的收益有兩個主要來源:
- 配息:如果公司賺錢了,它會根據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一部分獲利作為現金股利。這部分現金會直接存入你的帳戶,並且你可以選擇再次投資或是提領使用。
- 股價上漲:當公司經營成功且穩定增長,股價便有可能上漲。如果市場上對這家公司的前景看好,需求增加,股價便可能上漲。這時候,你可以以高於買入時的價格賣出,從中賺取價差。
然而,股票市場也有風險。如果公司表現不如預期,股價下跌,你所持有的股票價值就會下降,甚至可能造成損失。對於投資人來說,股票的回報主要來自於股價上漲的價差,而配息則只是企業獲利的一種分配方式。新手投資人應該關注的是企業的基本面,尤其是未來獲利成長的潛力。
股價是什麼?為什麼會上漲、下跌?
股價反映的是市場對公司未來價值的預期。當大家認為公司未來的獲利穩定時,股價就會上漲;反之,如果市場預期公司未來的獲利不好,股價就會下跌。
不過,股價並非完全理性,還會受市場情緒的影響。例如,消息面或突發事件可能讓股價大幅波動,這也是股市的一部分風險。
創造合理報酬 vs 超額報酬
許多投資人希望通過股票投資獲得報酬。這些報酬可以分為兩種:
- 合理報酬:即市場的平均回報,通常來自於被動投資。
- 超額報酬:即通過選股和選時獲得的超過市場平均的回報。
被動投資是很多新手的選擇,而主動投資則需要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挑選股票。
股票交易的成本與損益計算
在台灣,股票交易會涉及三個主要成本:
- 手續費:台灣股票交易的手續費為0.1425%,但如果你使用網路下單,券商通常會提供折扣。假如你的交易量較大,手續費折扣可能更低。
- 交易稅:當你賣出股票時,還需要支付0.30%的交易稅。這是基於你賣出股票的價值來計算的。
- 股利稅:當你收到股利時,超過一定金額(例如94萬元)會被課稅。台灣目前有兩種計稅方式:合併計稅和分離課稅,具體的計算方式會依照你的收入情況來決定。
基礎股票買賣操作
在券商的交易介面中,你可以使用不同的訂單類型來買賣股票:
- 市價單:不管現在價格如何,都希望立即成交。
- 限價單:設定特定價格,只有達到這個價格才會成交。
- 漲停/跌停單:以漲停或跌停的價格進行買賣。
- 平盤單:以昨天的收盤價買賣。
股票分析的常見術語
對於新手來說,了解一些常見的股票分析術語將有助於日後的投資決策:
- K線圖:K線圖是分析股價走勢的常用工具,顯示了股價的開盤價、最高價、最低價和收盤價,並通過紅綠柱狀顯示股價的漲跌情況。
- 移動平均線(MA線):這是股市分析中常用的指標之一,它代表了過去一段時間內的股價平均值,幫助投資者了解股票的趨勢。
股票的類型
股票的種類多樣,可以根據市值、產業類別或公司特性來分類。對新手來說,從大型股開始投資會比較穩妥,因為大型股通常較為穩定,且具備較高的流動性。
- 市值分類:大型股、中型股、小型股。
- 產業分類:根據股票所屬的行業來分類。
- 特性分類:如成長型、價值型、配息型股票等。
投資策略:被動投資 vs 主動投資
在股市中,投資者可以選擇被動投資或主動投資:
- 被動投資:以市場為基準,不選股、不選時,通常選擇指數型基金或ETF。
- 主動投資:選擇具潛力的個股,並根據市場情況進行交易。
對於新手投資人,建議先從被動投資開始,逐步累積經驗。
影響股票投資成果的三大因素
投資成果可以用下面這個公式來描述: 投資成果 = 本金 × 報酬(與風險) × 時間
- 本金:資金大小的決定性因素
- 報酬率:在本金之外創造的報酬,報酬相對本金的比率就是報酬率。
- 時間(複利效應):讓本金產生的利息或收益下次再併入本金,產生更多利息與收益的效果,在能創造正報酬的情況下,時間越長就能累積越大的投資成果。
通過文章可以理解股票的基本概念和投資方式,在使用交易平台進行股票交易時,建議持續學習並保持耐心,讓資金逐步增長,最終實現財務增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