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手想存第一桶金,該怎麼開始投資?股票市場的資訊往往繁多又複雜。本文將帶你快速認識股票交易時間、什麼是個股、ETF與股票基金,幫助新手一步步進入股票投資世界,建立正確觀念與選股策略。
相關閱讀
股票入門自學攻略:新手如何投資與買股票的完整指南 基礎概念到實操一文學會
一、股票交易時間怎麼看?台股 vs 港股交易時段比較表
想同時投資台股與港股的投資人,務必要留意兩地交易所的開盤與收盤時間有差異。以下是台灣股市與香港股市的交易時間比較:
項目 | 台灣證券交易所(TWSE) | 香港聯合交易所(HKEX) |
早市時間 | 上午9:00至中午13:30 | 上午9:30至中午12:00 |
午休時間 | 無 | 12:00 – 13:00 |
午市時間 | 零股:13:40-14:30 | 下午1:00至下午4:00 |
盤後交易 | 14:00 – 14:30(定價) | 無盤後交易(僅期權夜市) |
交易日 | 周一至周五(例假日除外) | 周一至周五(例假日除外) |
交易幣別 | 新台幣(TWD) | 港幣(HKD)為主,部分以人民幣/美元計價 |
相關閱讀
二、股票入門三大投資工具:個股、ETF、基金怎麼選
對於新手來說,常會疑惑:「到底要買個股、ETF還是基金?」以下為三大常見投資工具比較,幫你找出最適合的投資方式。
項目 | 個股 | ETF | 基金 |
定義 | 投資單一公司的股份 | 追蹤特定指數表現的股票組合,可在交易所買賣 | 由基金公司募集資金,專業經理人操盤的股票組合 |
交易方式 | 證券戶即時交易 | 證券戶即時交易 | 基金平台或銀行申購、贖回 |
研究難度 | 需要自己選股與研究 | 可簡單追蹤整體市場或產業 | 交由專業經理人負責選股 |
風險管控 | 無法分散風險,波動大 | 可分散風險,追蹤指數表現 | 分散風險但需支付管理費 |
費用結構 | 僅證券交易稅與手續費 | 低成本(含經理費),有些ETF幾乎免收費 | 管理費、信託費、銷售手續費較高 |
適用對象 | 願意研究、操作靈活的人 | 小資族、穩健投資人、分散風險需求者 | 沒時間研究,想交由專業代操者 |
優點 | 高彈性、成本低、快速交易 | 分散風險、透明度高、成本低 | 專業經理人操作、適合長期投資 |
缺點 | 風險集中、需研究個股 | 可能包含體質差公司、受系統性風險影響 | 成本高、獲利不保證、贖回彈性較低 |
相關閱讀
三、兩大股票賺錢方式:股票差價 & 股票派息
股票投資能賺錢,主要來自兩種方式:「股票差價收益」與「股票派息收入」。投資人可依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與財務目標選擇合適策略。
1️.股票差價收益(買低賣高)
只要抓對買進與賣出的時機,就能靠股價波動獲利。
範例:以每股50元買進,之後漲到60元賣出,就能賺到每股10元的價差。
適合:願意研究市場走勢、有基本分析能力的投資人。
2.股息收入(現金或股票股息)
若公司獲利良好,會將盈餘部分分配給股東,這就是股息。
- 現金股息:直接發現金給你(例如每股2元,持有1000股可拿2000元)
- 股票股息:公司送你額外的股票(例如發10%,1000股變成1100股)
四、股票入門|股票投資常見術語
1.大盤
你常聽到「大盤漲了」「今天大盤綠油油」,其實大盤就是「台股加權指數」,是整體台股市場的健康指標。它是根據每家公司市值加權計算出來的綜合指數,代表整體股市的表現。
2.市值(Market Cap)
市值=股價 × 流通在外股數,代表一間公司的「市場身價」。股價漲、市值就變大;跌的話,市值也跟著縮水。
3.權值股
市值大的股票就是權值股。它們對大盤影響最大,像台積電就是典型代表,漲跌直接牽動整體市場走勢。
4.存股、定期定額
存股:就像定期存錢,把股市當作銀行長期存入資金,目標是賺配息或價差。
定期定額:固定時間投入固定金額買股票,不管市場漲跌都照表操課。
5.波段交易
抓住「一段漲幅」的買賣時機進出,靠技術分析做出判斷。通常時間抓得比存股短,但又沒像當沖那麼快。
6.當沖
「買進、賣出都在同一天完成」,不留股票過夜,靠超短線波動賺價差。風險高、節奏快,新手不建議亂衝!
7.零股
- 1 張股票 = 1,000 股,買不到一張就是「零股」。
- 1 到 999 股都可以用零股交易,適合資金小、想試水溫的投資人。
8.開盤價/收盤價
- 開盤價:當天第一筆成交的價格
- 收盤價:當天最後一筆成交的價格
9.熊市 vs 牛市
- 熊市(Bear Market):市場下跌、氣氛悲觀,大家都在「等著跌更多」。
- 牛市(Bull Market):市場上漲、資金熱絡,股民信心滿滿。
10.盤整
股價不上不下、區間震盪,就是所謂的盤整期。投資人多半觀望中。
11.五檔報價
股票買賣會顯示最近5個買價/賣價區間,讓你看出當下市場的出價意願和排隊人數。
12.內盤(買盤)
想「買進」的人數與價位,也可看作是買方力道。如果成交價都落在內盤 → 通常表示賣壓較強。
13.外盤(賣盤)
想「賣出」的人數與價位。如果成交都在外盤 → 表示買盤強勢,市場想搶貨!
五、常見問題 FAQ
六、小結
不論是選擇靈活的個股、穩健的ETF,還是專業代操的基金,重點是建立清晰的投資目標與風險認知 。新手只要從基本術語、交易時間和投資工具著手,搭配定期學習與實戰經驗,就能逐步打造屬於自己的股票理財策略。
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。做任何投資決定之前,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,掌握市場最新變化以了解風險。投資涉及風險,務必謹慎。